您好,欢迎访问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燃情亚冬,志愿领航——亚冬会巴方翻译讲解志愿先锋王博纪实

发布日期:2025-03-17  来源:   点击量:

亚冬会巴方翻译讲解

志愿先锋——王博

个人简介

王博,中共党员,西语学院英语教育系教师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英语教育系教师。在多门英语专业课程教授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深受学生好评。他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秉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成绩突出,曾获得哈尔滨师范大学第八届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优质奖、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实习“优秀带队教师”、西语学院“阳光奖教金”、指导学生获得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国家级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多年来,他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及省文化厅等各级各类课题多项,在C类核心期刊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2014-2015年作为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赴北京外国语大学做访问学者,并将科研与学习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2018年,作为国家公派教师赴伦敦中医孔子学院工作。2024年哈尔滨亚冬会举行期间,深度参与到此次国际盛会的接待工作中,尤其是在接待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一行人参观冰雪大世界期间,搭建起亚冬会文化沟通的桥梁,展现了中国风采。

用行动谱写温暖

用志愿诠释担当

紧急受命,闻令而动

2月5日晚间,王博老师接到紧急通知,需即刻启程至冰雪大世界,为亚冬会提供至关重要的翻译与讲解支援。身处外地的他,毅然接受重任,次日即投入紧张筹备。面对紧迫时限与重大责任,王老师迅速掌握讲解精髓及翻译要点,紧密协调各方。他细致入微地审校英文稿件,力求精准传达,不仅实现了语言转换,更彰显了深厚文化底蕴与亚冬会精神,展现其专业素养与文化使命。

专业担当,文化传递

在接待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Khalil Hashimi)及其团队的连续几日里,王博的日程从清晨七时一直到晚上十时。他穿梭于冰雪大世界,这里的每一座冰雕、每一片雪塑,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他向来宾展示中国冰雪文化独特韵味的舞台。他以流畅而富有感染力的英文,引领大使及随行人员深入探索冰雕艺术的奥秘,从细微的雕琢工艺到宏大的文化寓意,无不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在巍峨壮观的主塔冰雕前,王博的讲解尤为深情:“这座主塔不仅是我国工匠精湛技艺的集大成者,更是亚洲各国文明和谐共生、兼容并蓄的象征,寓意着我们携手共筑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借助亚冬会,以王博为代表的志愿者向外发出信号,传递中国声音。

热忱尽职,载誉而归

王博以饱满的热情和负责的专业精神,精心准备,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到这场冰雪盛会的服务中,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为亚冬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与支持,贡献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的努力与付出也得到了活动主办方的高度认可与好评。他身为西语学院的一名优秀教师,在见证冰雪荣耀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师大人的风采。在西语学院党委的坚定领导下,王博始终坚持志愿服务工作,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使命。

春风化雨

桃李满园

在冰天雪地中,王博老师用热忱和专业,为游客的冰雪之行增添温暖与亮色。他用行动诠释奉献的意义,带领学生们多次妥善处理突发情况,是团队中的顶梁柱。让我们通过对王博老师学生的采访,透过王博老师的亚冬经历,探寻志愿服务的温暖力量,聆听跨越文化的动人故事。

结语

赛后感想:作为一名英语专业教师,有机会为亚冬会提供语言服务,我深感荣幸。能见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因体育汇聚一堂,因亚冬盛会而紧密相连,而我有幸成为他们之间沟通的桥梁,这份幸运让我倍感珍惜。这段志愿服务经历,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个人成长途中的一次宝贵历练,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传播中国声音的绝佳契机。能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国际赛事服务,我备感自豪。它将持续激励我在未来积极投身更多的国际交流活动,继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此版权归哈尔滨师范大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