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井冈情·中国梦——西语学院“井冈传韵 声声不息”实践团赴井冈山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日期:2025-07-25  来源:   点击量:

井冈传韵

声声不息

西语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7月14日至7月17日,西语学院精心组织并开展了以“志愿有young 外语传声”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指导教师蒋雨材、杨可欣带队的“井冈传韵 声声不息”实践团师生共赴井冈山,通过系列沉浸式学习体验,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丰富内涵,赓续传承红色精神,同时积极探索以国际化视角诠释红色文化的有效路径,让中国故事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动人的光彩。

以馆藏为钥:

解锁博物馆里的红色思政课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实践团成员系统参观“一号工程”主题展览。通过步枪、文献等珍贵文物及其承载的历史叙事,成员们深入了解了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的革命斗争脉络,在文物与史实的相互印证中精准把握井冈山精神的本真内涵。馆内专题学习会上,史料研习与思想感悟激烈碰撞,成员们立足新时代视角深入解读井冈山精神的丰富意蕴,为后续精神传播工作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走出博物馆,“井冈红旗”雕塑迎风矗立,这座象征共和国奠基初心与使命的红色地标,在成员们的合影与驻足沉思中,进一步激发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博物馆的文物诉说着历史,红旗的轮廓彰显着力量,井冈山精神的红色种子已深植成员心田。

井冈山博物馆

井冈红旗

以旧址为镜:

映照革命历程中的信仰之光

走进龙潭,在山水间见证革命烽火的自然地貌,直观感受革命先辈的斗争环境。在小井红军医院旧址,斑驳的土墙、简朴的病床无声诉说着红军伤员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坚守信念的壮举,深刻诠释了“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内涵。登上黄洋界哨口,聆听“黄洋界保卫战”以少胜多的传奇,当年激烈的战斗场景仿佛重现,使“依靠群众、敢闯新路”的精神在实景中变得鲜活具体。在狭小的八角楼,面对那盏带有裂缝的油灯,成员们追忆毛泽东同志在此秉烛探索革命道路、撰写光辉著作的历程,对“实事求是、坚定信念”有了更为具象的认知。在旧址现场,团队精心组织“师生同讲一堂思政课”。教师围绕当日见闻,结合小井医院的奉献、黄洋界的斗争、八角楼的求索,将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依靠群众、敢闯新路”等核心要义与实地场景深度融合,使抽象的精神内涵具象化、可感知,极大激发了成员的爱国热忱与传承责任。同时,学生们发挥专长,开展“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专业实践。他们聚焦八角楼等红色地标,深挖革命先辈播撒信仰火种的故事,精心打磨英文表达,以青春视角和国际语言生动讲述,助力红色文化跨越语言壁垒、焕发时代新彩。

小井红军医院

黄洋界

八角楼

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以忠魂为炬:

让青春在红色传承中锚定信仰坐标

步入大井旧居,简朴的屋舍、带着旧年温度的农具、褪色却坚毅的标语、刻满岁月痕迹的木桌,这些具象的历史遗存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在此生活战斗的艰辛与执着。驻足其间,成员们仿佛能触摸到那段艰苦岁月里不灭的理想之光,感受到军民同心共谋革命的赤诚。在苍松翠柏环绕的井冈山烈士陵园,巍峨的纪念碑前,全体成员肃穆整装,向革命先烈行鞠躬礼,表达深切缅怀。在猎猎团旗下,成员们紧握右拳,庄严重温入团誓词,字字铿锵,饱含追思,更凝聚着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承诺。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汇,先辈的精神火种经由青年的铮铮誓言,完成了一次庄严的时空接力。

大井旧居

革命烈士陵园

重温入团誓词

本次井冈山之行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精神洗礼,研学虽暂歇,传承永不息。实践中凝聚的信念与感悟,已成为团队依托英语专业优势、创新讲述中国红色故事的坚实根基。“声声不息”昭示的不仅是历史回响,更是一代青年以信仰为帆、担当为桨,面向民族复兴伟大征程发出的时代强音。井冈星火必在青春胸膛恒久燃烧,红色基因定成激励吾辈奋进的永恒动力。

Copyright 此版权归哈尔滨师范大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