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万象更新。为帮助2025级研究生新生快速融入学术环境、明确专业学习方向。9月8日上午9:30,我院在西语楼509教室召开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暨专业学习教育大会。西语学院副院长王晓丹、学科教学(英语)方向郭颖副教授、英语笔译方向李雅波教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陈杰教授,教学科研办秘书王一楠老师以及2025级全体全日制研究生新生出席,本次会议由西语学院副院长王晓丹主持。

大会伊始,西语学院副院长王晓丹对2025级研究生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和祝贺。首先,副院长王晓丹围绕“研究生阶段与本科生阶段学习的区别”这一问题与在场同学们展开交流互动,并邀请各专业多位同学发言分享观点。王晓丹表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需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鼓励新生们既要夯实专业基础,也要敢于突破创新,在学术研究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学习规划阶段性学习。随后,副院长王晓丹向同学们介绍教学科研办秘书王一楠老师,并简要说明其主要承担的日常工作等,助力同学们快速熟悉后续学习及科研的对接窗口。

其次,副院长王晓丹依次邀请学科教学(英语)方向郭颖副教授、英语笔译方向李雅波教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陈杰教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各专业学习要求,各位老师结合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为新生们拆解学习重点、提供发展建议。学科教学(英语)方向郭颖副教授围绕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学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中期考核、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学业论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指南展开介绍,并期待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既要钻研学科前沿也要锤炼教学技能,将理论智慧转化为课堂实效,成长为有温度、有深度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

英语笔译方向李雅波教授以“破浪而行,译启新章”为题,“我们为何而来?”,“我们在此何为?”,“我们终将何在?”探论三个问题展开详细介绍,并鼓励同学们在研读英文材料的同时也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浸润,最终成为兼具扎实语言功底、深厚文化素养与全球视野的优秀译者。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方向陈杰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专业师资力量,使学生们对所学专业老师初步了解。随后从“学术研究素养养成”出发,建议新生们尽早阅读领域内文献,并向同学们分享往届毕业生就业方向及就业情况。陈杰教授表示语言是战略资源,希望同学们要保持对语言现象的敏感度,多观察、多思考日常沟通中的语言学逻辑;也要锤炼扎实的研究能力,学会从文献中汲取养分,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探索,敢于在细分领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期待同学们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对语言本质的追问与应用价值的探索中,既成为精通专业的“研究者”,也成为善用理论的“实践者”,最终以语言学为舟,航向更广阔的学术与应用天地,为语言研究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副院长王晓丹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各方向老师对各专业学习介绍的非常详尽完善并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学业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的评选要求。同时,也对同学们提出几点期许:一是能够了解并学会合理使用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二是把握住课堂教学内容,阅读文献资料,并合理规划及准备毕业论文的日后撰写工作;三是学会平衡学习与生活,鼓励大家在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会释放压力与情绪并希望新生们以此次大会为起点,尽快适应研究生学习节奏,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找准方向、潜心钻研,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此次专业学习教育大会的召开,不仅让新生们对专业培养体系有了清晰认知,更激发了大家的学术热情与学习动力。未来,我院将继续以新生需求为导向,开展更多针对性的学术指导活动,助力研究生们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