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学生交流互鉴,营造多元包容、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西语学院于9月29日下午在西语楼211室召开了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西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晓航、副书记吕会庆、团委书记徐伟伟、辅导员蒋雨材、魏一扬、杨可欣出席座谈会,各年级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与部分汉族学生代表共同参会,本次座谈会由吕会庆主持。


座谈会上,同学们围绕专业学习、校园活动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互动等方面积极分享自己的成长感悟。其中既有“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知共识,也有学习生活中互帮互助的真情与温暖校园文化成为促进民族融合的重要纽带。有少数民族同学表示,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民族文化节等活动,他们有机会向其他同学展示本民族的服饰、音乐与饮食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一名来自布依族的同学说:“以前总觉得自己的文化是小众的,但在文化节上,当我教同学跳家乡的舞步、介绍蜡染工艺时,看到大家眼中好奇和欣赏的目光,我意识到文化差异不是距离,而是彼此认识的起点。




在交流中,同学们提到,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互动是促进融合的最好方式。一起上课、一起参加社团活动、一起在寝室聊天,都是打破隔阂的契机。有汉族同学分享:“起初不太了解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后来在寝室里促膝长谈,互相介绍各自民族的文化习俗,不知不觉就成了好朋友。”这种基于尊重与好奇的日常交往,让不同民族的同学在相处中逐渐建立起信任与默契。




同学们也围绕课程学习、资源获取、活动形式等提出了建议,希望学校能增设更多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并在学业上给予针对性支持。参会老师认真记录同学们的建议,表示将结合学院实际不断优化服务,助力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


李晓航在总结发言中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勤奋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中拓展视野,提升境界;三是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座谈会不仅为学院与学生之间搭建了沟通平台,也更清晰地展现了多元文化在校园中的生动实践。未来,西语学院将继续推动各民族同学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日常相处中自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