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我校关于专业学位建设的发展部署,2025年10月20日,我院于西语楼209组织召开翻译专业学位建设暨DTI申报推进工作会议。西语学院院长顾世民、副院长王晓丹、MTI中心主任毛海燕教授,东语学院院长王琪、副院长郑杨,斯拉夫语学院翻译领域负责人徐英平教授参会,共同围绕DTI申报工作的关键环节与核心要求进行深入研讨。
一、明确评估流程,规范外审机制
会议首先聚焦DTI申报材料的准备与送审流程。明确申报材料需接受周期性合格评估,并按规定送请7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进行外审(其中包括六位教指委成员及一位行业资深人士),以确保评估的全面性与权威性。
二、厘清成果认定,夯实实践基础
在实践成果认定方面,会议详细解读学校科研处对于译著的认定现行标准,明确“外译中”翻译实践材料在认定范围之内。同时,会议对实践成果的统计时间范围即自2017年1月1日以来的正式出版物以及委托要件证明类翻译实践等非正式出版物材料的相关要求进行了梳理与确认。

三、设定考核标准,创新毕业方式
针对人才培养环节的关键指标,会议重申CATTI二级笔译资格的通过率要求,即满足CATTI二级考试通过率不低于30%;同时指出该证书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作为毕业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辅以规范的书面总结报告
四、调研论文格式,探讨撰写语言
关于毕业论文撰写语言选择问题,与会人员针对国内多所高校的调研情况,发现各校在语言选择上存在不同要求与规范,我院将根据调研情况进一步结合学院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细化语言标准。
此外,本次会议同时就DTI学制设置进行探讨。考虑到不同专业方向如经济、法律等的培养特点与实际需求。
本次DTI申报推进会系统梳理了DTI申报工作的关键环节与核心任务。未来,西语学院将按照本次会议部署,扎实推进各环节工作高效落地,确保高质量完成专业学位DTI申报任务,为我院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