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西语学院顾世民教授受邀在“第二届课程思政视域下外语教学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做主旨发言

发布日期:2024-03-21  来源:   点击量:

2024年3月16日下午,我院顾世民教授应福建译国译民集团邀请出席“第二届课程思政视域下外语教学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文化类课程建设的思考”的公益讲座,围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结合国家一流线上课程《英伦历史文化拾遗》建设经验,进一步明晰英语文化类课程应该遵循“整体化教学”设计理念,融“传承文化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发展综合素质”为一体,更好体现一流课程“两性一度”的建设原则和“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

顾世民教授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阐述了文化类课程建设的时代背景:加强文化类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加强文化类课程建设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加强文化类课程建设是实施国家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升国家话语能力战略的现实需要。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推行中国方案是对冲美国“软实力”的战略举措,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外语教育的新使命。

(顾世民教授讲座)

文化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三观共同塑造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是个人或群族行为的底层逻辑。具有国际视野的人“能够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外语教育应该在提升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跨文化能力,理解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一国一策’、‘一群一策’”。我们的目的不只是发出中国声音,而是让世界听得懂中国声音;不仅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更是让世界理解中国故事。根本上讲,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

(顾教授讲座)

文化教育、特别是跨文化教育不能只培养学生文化表征的识别能力,更应该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文化表征的解释能力,促进学生从文化知识层面向文化解释能力的转化,这是进行恰当的跨文化交流的基本前提。文化类课程建设要全面体现一流课程要求,融知识、能力、素质和立德树人为一体,进行整体化课程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体验,继而提高课程目标达成度。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跨文化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2024316

(顾教授讲座)


Copyright 此版权归哈尔滨师范大学所有